*.*.44.201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CAS号 106266-06-2
中文别名 瑞斯哌东;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1-哌啶]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瑞司哌酮;瑞斯哌东;利哌利酮,利司环酮,利司培酮;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哌啶-1-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利哌利酮
英文别名 4h-pyrido(1,2-a)pyrimidin-4-one,6,7,8,9-tetrahydro-3-(2-(4-(6-fluoro-1,2-benzi;soxazol-3-yl)-1-piperidinyl)ethyl)-2-methyl-;R-64766;RISPERDAL;RISPERIDAL;RISPERIDONE;BELIVON;3-(2-(4-(6-fluoro-1,2-benzisoxazol-3-yl)-1-piperidinyl)ethyl)-6,7,8,9-tetrahydro-2-methyl-4h-pyrido[1,2-a]pyrimidin-4-one
分子量 410.49
分子式 C23H27FN4O2
EINECS编号
综合信息 查看供应
目录导航
提示:点击目录可直接跳转到对应的信息。

利培酮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白色至浅黄色粉末
熔点 :170°C
储存条件:Room temp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次甲基氯化物,微溶于乙醇。
干燥失重:≤0.5%
参考质量标准:USP29,EP5

利培酮应用领域

有5HT2受体和D2受体的拮抗作用。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制备方法

4-甲酰氯-1-乙酰基哌啶和间二氟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进行酰化,再用盐酸水解脱去哌啶环上的乙酰基,和羟胺反应后再碱催化环合,得到苯并异噁唑衍生物。4.4份该异噁唑衍生物、5.3份3-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盐酸盐、8份碳酸钠和0.1份碘化钾,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于85-90℃加热,得利培酮,收率46%。

利培酮常见问题列表

利培酮说明书:性状:1mg利培酮片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呈白色;2mg利培酮片为淡橙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片呈白色。
药理学特征: 本品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其活性成份利培酮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它与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利培酮也能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且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1―组胺能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利培酮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利培酮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并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
药代学特征:利培酮经口服后可被完全吸收,并在1-2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在体内,利培酮部分代谢成9-羟基-利培酮,后者与利培酮有相似的药理作用。本品在体内可迅速分布,利培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8%,9-羟基-利培酮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7%。该药的消除半衰期为3小时左右,抗精神病有效成份的消除半衰期为24小时 。大多数病人在1天内达到利培酮的稳态,经过 4-5天达到 9-羟基-利培酮的稳态。用药一周后,70%的药物经尿液排泄,14%的药物经粪便排泄,经尿排泄的部分中,35-45%为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其余为非活性代谢物。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利培酮血浆浓度较高,清除速度较慢。
利培酮的优点:
(1)不仅对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效,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从而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2)药物的不良反应轻,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
(3)剂量调整容易,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剂量在2~6mg/d,即可产生疗效。
(4)对一些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病人,利培酮可产生较好的疗效。
(5)患者服药期间依从性大大增加。
(6)国外的研究表明,利培酮可减少患者的开支,减少患者的整体支出,从而更符合卫生经济学的原则。

利培酮的副作用

利培酮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激越、头痛;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头晕、注意力下降、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视物模糊、阴茎异常勃起、勃起困难、射精无力、性淡漠、尿失禁、鼻炎、皮疹及其他过敏反应。利培酮可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颤抖、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泌乳、男性乳房发育、月经失调、闭经。利培酮还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和肝脏酶增加等现象。
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 、幻想 、思维紊乱、敌视 、怀疑 )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 、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 、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维思通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利培酮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拮抗左旋多巴及其它多巴胺促效剂的作用。
2.酰胺咪嗪及其它的肝酶诱导剂会降低本品活性成份的血浆浓度,一旦停止使用酰胺咪嗪或其它肝酶诱导剂,则应重新确定使用本品的剂量,必要时可减量。
3. 酚噻嗪 、三环抗抑郁药和一些β―阻断剂会增加本品的血药浓度,但不增加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血药浓度。
4.当和其它高度蛋白结合的药物一起服用时,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血浆蛋白的相互置换。
利培酮有效剂量维持治疗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治疗初发或复发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新型抗精神病药疗效都很好,但目前对于急性期治疗后维持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剂量还没有全球统一的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急性期治疗后,使用利培酮有效剂量维持治疗不同时间对疾病复发的影响,并验证利培酮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本项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由全国19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精神科综合医院参与。研究对象是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既往发作至少1次,本次发作至入组前总治疗时间≤5个月,已完成急性期治疗且症状基本控制,目前已使用固定剂量利培酮单药治疗至少4周。排除入组前30天内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者。
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4周减量组:入组后继续接受急性期有效剂量治疗4周,接下来8周内逐渐减至原治疗量的1/2,随后4周内允许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疗效和耐受性决定是否进一步减至原治疗量的1/4,并维持此剂量治疗至研究结束。26周减量组:入组后继续接受急性期有效剂量治疗26周,随后按A组相同方式减量维持治疗至研究结束。持续剂量组:整个研究期间使用急性期有效剂量持续治疗不减量。
结果显示,以复发时间或复发率作为评估指标,用急性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4周和26周后减量,均不能有效降低复发率。A组复发危险最高为31.5%,与Cscernansky等报道的结果非常相似(利培酮治疗28个月复发危险为34%)。维持治疗时间长或持续不减量时复发危险降低。Kane等用不同剂量氟哌啶醇癸酸酯维持治疗1年发现,随着剂量增高复发率有降低趋势。长效药物的使用实际上保证了剂量持续不变,同样显示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较低复发率。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后,继续使用利培酮急性期有效剂量不减量维持治疗,复发危险最低且症状进一步改善,而相对多见的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及女性月经紊乱等并没有明显增加。由此认为,为了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后复发率,使用利培酮有效剂量维持治疗≥6个月是必要的。


 

安全术语
S28After contact with skin, 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soap-suds.
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R25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上游原料
m-Difluorobenzene; 1,3-Difluorobenzene1-Acetyl-4-piperidinecarbonyl chloride6-fluoro-3-(4-piperidinyl)-1,2-benzisoxazole1-[4-(2,4-difluorobenzoyl)-1-piperidinyl]-1-ethanone(2,4-difluorophenyl)(4-piperidinyl)methanone(2,4-difluorophenyl)(4-piperidinyl)methanone oxime3-(2-chlor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N,N-Dibenzylamine; Dibenzylamine; N-Benzyl(phenyl)methanamine3-(2-chlor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3-[2-(dibenzylamin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3-(2-amin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m-Difluorobenzene; 1,3-Difluorobenzene3-(2-amin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tetrahydro-2H-pyran-4-carbonyl chloride(2,4-difluorophenyl)(tetrahydro-2H-pyran-4-yl)methanone(2,4-difluorophenyl)(tetrahydro-2H-pyran-4-yl)methanone oxime6-fluoro-3-tetrahydro-2H-pyran-4-yl-1,2-benzisoxazole3-(6-fluoro-1,2-benzisoxazol-3-yl)-5-iodo-1-pentanol3-(6-fluoro-1,2-benzisoxazol-3-yl)-5-iodopentyl methanesulfonate2-Pyridinamine; 2-Pyridinylamine; 2-Aminopyridine3-(2-chlor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3-acetyldihydro-2(3H)-furanone3-(2-hydroxyethyl)-2-methyl-4H-pyrido[1,2-a]pyrimidin-4-one3-(2-hydroxy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1-[(Chlorocarbonyl)oxy]ethane;ethyl carbonochloridate; Carbonchloridic acid ethyl ester;Ethyl chloroformate;Ethyl chlorocarbonatem-Difluorobenzene; 1,3-Difluorobenzene4-nipecotic acid;piperidine-4-carboxylic acid;p-nipecotic acid; Isonipecotic acid; Hexahydroisonicotinic acid; 4-Piperidinecarboxylic acid(2,4-difluorophenyl)(4-piperidinyl)methanone3-(2-chloro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1-(ethoxycarbonyl)-4-piperidinecarboxylic acidethyl 4-(chlorocarbonyl)-1-piperidinecarboxylateethyl 4-(2,4-difluorobenzoyl)-1-piperidinecarboxylate3-[2-[4-(2,4-difluorobenzoyl)-1-piperidinyl]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3-(2-[4-[(2,4-difluorophenyl)(hydroxyimino)methyl]-1-piperidinyl]ethyl)-2-methyl-6,7,8,9-tetrahydro-4H-pyrido[1,2-a]pyrimidin-4-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