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抗感染疾病合理用药 |
---|---|
药物小类 | 抗病毒合理用药 |
药物名称 | 利巴韦林 |
英文名 | Ribavirin |
适应症 | 具广谱抗病毒性能,对多种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由流感病毒A和B引起)、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等有防治作用,但临床评价不一。国内临床已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有效,尤其对早期患者疗效明显,有降低病死率、减轻肾损害、降低出血倾向、改善全身症状等作用。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日0.8-1.0g,分3-4次服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15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宜缓慢。 |
药理学 | 为一种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抑制剂,抑制IMP从而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 |
药动学 | 利巴韦林可口服、静脉滴注、滴鼻和喷雾吸入。口服吸收快,Tmax1.5小时,口服2.8-3.1mg/kg,Cmax为1-1.5mg/L,口服一天一次1000mg或5mg/kg一天3次,2.5小时后血浆浓度平均为0.8mg/L,人口服1200mg一天2次连续3天,以后300mg一天2次,连续11-45天,血浆浓度平稳,给药4-7周浓度为6-11μmol/L,脑脊液浓度在给药4周时为血浆浓度的67%。人静脉注射利巴韦林1g,Cmax为22.8-25mg/L,注射500mg时Cmax为13-21mg/L,平均分别为23.5和17mg/L;成人吸入雾化的利巴韦林,很快沉着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包括鼻腔和肺泡,达到抑制流感甲、乙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浓度,呼吸道和血浆半衰期各为2和9小时。本品主要经尿排泄,主要为原形药物,也有代谢产物脱氧利巴韦林。 |
不良反应 | 1. 可对胚胎造成损害,孕妇禁忌。 2. 超大剂量时可显示心脏毒性。 |
疗效评价 | 江西医学院对160例体温在38.5℃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中100例应用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静滴,一次250ml含0.5g,一日2次,连续5天为1疗程;对照组60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一次5ml含0.5g,一日2次,疗程同上。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7%和92%,病毒清除率为95%和96%,用药后两组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
抗感染疾病合理用药利巴韦林(Ribavirin)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