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01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企业版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高级检索,历史版本查阅,PDF图文对照,点击体验!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核准日期: 2014-08-01
修改日期: 2015-12-01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英文名称: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氨溴索。
化学名称: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3H18Br2N2O·HCL
分子量:414.6
本品辅料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氯化钠和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祛痰治疗。
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IRDS)的治疗。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慢速静脉输注。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天2~3次,每次15mg;严重病例可增至每次30mg。
6~12岁儿童:每天2~3次,每次15mg
2~6岁儿童:每天3次,每次7.5mg
2岁以下儿童:每天2次,每次7.5mg
均为缓慢静脉输注。
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IRDS)的治疗:
每日用药总量以婴儿体重计算,30mg/kg分4次给药
应使用注射泵给药,静脉注射时间至少5分钟。
本注射液亦可与葡萄糖、果糖、盐水或林格氏液混合静脉点滴使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定义如下:
非常常见 ≥1/10
常见 ≥1/100,但<1/10
不常见 ≥1/1000,但<1/100
罕见 ≥1/10000,但<1/1000
非常罕见 <1/10000
未知 现有数据无法评估其发生频率
免疫系统疾病/皮肤和黏膜组织疾病
不常见:红斑。
未知: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荨麻疹、瘙痒、及其他超敏反应;有严重急性过敏反应的报道,与本药的关系尚不确定,此类患者通常对其他物质亦出现过敏。
胃肠疾病
不常见:口干、便秘、流涎、咽干。
未知:胃部灼热、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腹部疼痛。
呼吸系统、胸廓和纵膈疾病
不常见:流涕、呼吸困难(超敏反应症状之一)。
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
不常见:排尿困难。
全身性疾病以及给药局部异常
不常见:体温升高、畏寒,以及黏膜反应。
【禁忌】 已知对盐酸氨溴索或其他配方成分过敏者不宜使用。
【注意事项】 警告
该品种在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有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报告,故对特殊人群、有过敏史和高敏状态(如支气管哮喘等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应慎用本品。用药后如出现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并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治疗。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给予急救。
慎用
以下情况慎用本品: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胃溃疡患者;③支气管纤毛运动功能受阻及呼吸道出现大量分泌物的患者(恶性纤毛综合征患者等,可能有出现分泌物阻塞气道的危险);④青光眼患者。
一般注意事项
(1)禁止本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注意配伍用药,应特别注意避免与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应用。
(2)禁止本品(pH5.0)与pH大于6.3的其他偏碱性溶液混合,因为pH值增加会导致产生本品游离碱沉淀。
(3)若静脉用药时注射速度过快,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劳、精疲力竭、下肢沉重等感觉。
(4)在极少数病例中,出现了严重的皮肤反应,比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Lyell's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TEN)。
(5)本品渗透压摩尔浓度为269~333mOsmol/kg。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临床前试验及用于妊娠28周后的大量的临床经验显示,对妊娠没有不良影响。但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应慎用药物。药物可进入乳汁,但治疗剂量对婴儿应无影响。
【儿童用药】 参见[用法用量]
【老年用药】 无特殊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强力霉素)协同治疗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无与其他药物合用的临床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药物过量】 症状
过量服用本品,未发生中毒现象。偶见短时间坐立不安及腹泻的报道。
胃肠道外给药每天最高剂量可达15mg/kg,口服给药每天最高剂量达25mg/kg时,本品仍表现有很好的耐受性。
根据临床前研究推荐,极度过量服用药物时,会出现流涎、恶心、呕吐及低血压。
治疗方法
除极度过量时,一般不考虑催吐、洗胃等急救措施。
建议进行对症治疗。
【药理毒理】 氨溴索为溴己新在体内的代谢物,具有促进粘痰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应用氨溴索治疗时,病人粘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粘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
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表明,盐酸氨溴索无致突变性。小鼠及大鼠的致癌性研究显示,盐酸氨溴索无致癌性。
【药代动力学】 本品从血液至组织的分布快而显著,肺脏为主要靶器官。大约85%(80%~90%)的氨溴索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为7~12小时,没有累积效应。盐酸氨溴索主要在肝脏代谢,大约90%由肾脏清除。
由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大,以及药物从组织进入血液的再分布速度慢,氨溴索无法经透析或强迫性利尿消除。
严重肝功能不全时,氨溴索清除率降低20%~40%。
严重肾功能不全时,氨溴索代谢产物的消除半衰期将会延长。
氨溴索可进入脑脊液,穿过胎盘屏障并可进入母体乳汁。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暂无权限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
数据更新时间:2025-04-2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