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01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企业版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高级检索,历史版本查阅,PDF图文对照,点击体验!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修改日期: 2022-05-16;2022-11-18;2022-12-08
【药品名称】
英文名称: 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Injection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地塞米松磷酸钠。
化学名称:16α-甲基-11β,17α,21-三羟基-9α-氟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磷酸酯二钠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2H28FNa2O8P
分子量:516.41
辅料:甘油(供注射用)、依地酸二钠、磷酸氢二钠、磷酸、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多用于结缔组织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等,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及中毒、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一般剂量静脉注射每次2~20mg;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2~6小时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小时。还可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所致的脑水肿,首剂静脉推注10mg,随后每6小时肌内注射4mg,一般12~24小时患者可有所好转,2~4天后逐渐减量,5~7天停药。对不宜手术的脑肿瘤,首剂可静脉推注50mg,以后每2小时重复给予8mg,数天后再减至每天2mg,分2~3次静脉给予。用于鞘内注射每次5mg,间隔1~3周注射一次;关节腔内注射一般每次0.8~4mg,按关节腔大小而定。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应用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应用药理剂量时,而且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关系。本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类:
1.感染:并发感染(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感染)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或大量应用的情况下。随着临床症状和体征被抑制,淋巴组织和免疫反应减少,机会性感染,潜伏性结核复发,对疫苗接种和皮肤试验的反应降低,感染的敏感性和严重程度增加。
2.胃肠道: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
3.神经精神系统: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失眠、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精神症状易发生在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过精神不正常者。颅内压增高伴视神经乳头水肿(假性脑瘤,也称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
4.内分泌系统和水、电解质紊乱: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食欲增加、体重增加、水钠潴留、月经紊乱、低血钾、低钾性碱中毒、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骨骺过早闭合、碳水化合物耐受性降低、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多毛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无应答,特别是在应激时,如创伤、手术或疾病。
5.肌肉骨骼:缺血性骨坏死、骨质疏松及椎骨和长骨骨折、肌无力、肌萎缩、糖皮质激素性肌病、肌肉萎缩、肌腱断裂。
6.局部用药部位:关节内注射后急性炎症。肌肉及皮下注射后组织萎缩造成凹陷,以及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肌腱断裂。
7.皮肤及其附件:紫纹、创口愈合不良、痤疮、会阴区或肛周瘙痒、发热、刺痛感、皮肤薄脆、瘀点和瘀斑、红斑、多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8.眼部: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增加、突眼、角膜或巩膜变薄、视力模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9.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面部潮红、心悸、发热、寒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10.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患疾病的复发,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长期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少过快可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血压和死亡。
11.新陈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致负氮平衡。
12.心血管: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破裂(见注意事项)、低出生体重婴儿肥厚性心肌病。
13.其他:呃逆、夏科氏关节病、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增多、血栓栓塞。
【禁忌】 1.对本品活性成份及辅料(见[成份])过敏者禁用,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2.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禁用于菌血症和全身性真菌感染,关节不稳定,注射部位感染,例如由淋病或肺结核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
【注意事项】 1.糖皮质激素可以诱发或加重感染,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虫(如阿米巴病、线虫)等感染患者应慎用,如需使用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能会掩盖某些感染迹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感染。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能会出现抵抗力下降和感染扩散。糖皮质激素药物可能会影响细菌感染的硝基四唑氮蓝试验,导致假阴性结果。有同时使用两性霉素B和氢化可的松后出现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例报道。
2.长期应用本品,停药前应逐渐减量。在任何异常应激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中,出现应激情况前、期间和后,增加速效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能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药物撤药过快所致,并可通过逐渐减量而最小化。这种类型的相对功能不全可能会在停药后持续数月;因此,在此期间出现相应状况,应恢复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已经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则可能需要增加剂量。由于盐小皮质激素的分泌可能受损,盐和/或盐皮质激素应同时使用。
3.运动员慎用。
4.对于眼部单纯疱疹的患者,由于可能发生角膜穿孔,因而建议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后囊下白内障和可能损伤视神经的青光眼,并可增加真菌和病毒继发性眼部感染机会。
6.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会增加关节感染的风险。
7.国外有报告指出,严重神经系统损害事件(一些导致死亡)与糖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有关。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脊髓梗死,截瘫,四肢麻痹,皮质盲和中风。
8.在使用本品时感染水痘或麻疹,可能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导致生命危险。在使用本品过程中,应充分予以观察和注意。
9.长期、大量使用本品,或长期用药后停药6个月以内的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等)。
10.潜伏性结核或陈旧性结核的患者,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接受预防治疗。
11.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可能会使乙肝病毒增殖,引发肝炎。在本制剂给药期间及给药结束后,应当继续进行肝功能检查及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监测。
12.由于极个别患者在接受胃肠外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发生类过敏反应,因此在给药前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特别是当患者存在任何药物过敏史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出现过敏反应和超敏反应的报道(见不良反应)。
13.早产新生儿:据文献报道,患有慢性肺病的早产儿按每日两次,起始剂量为0.25mg/kg的早期治疗(<96小时),可导致长期神经发育不良。
14.文献表明,使用糖皮质激素与近期心肌梗死后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之间存在明显联系:因此,上述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15.肿瘤溶解综合征,在上市后经验中,已经报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或与其他化疗药物合用后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应密切监测TLS高风险患者,如高增殖率,高肿瘤负荷和对细胞毒性剂高度敏感的患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6.应警告患者和/或护理人员,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通常在开始治疗的几天或几周内出现。高剂量/全身暴露可能会有更高的风险,尽管剂量水平不能预测反应的发作,类型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大多数反应在剂量减少或停药后恢复,但可能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出现令人担忧的心理症状,特别是如果怀疑情绪低落或有自杀意念,应鼓励患者/护理人员寻求医疗建议。患者/护理人员还应警惕在剂量逐渐减少/撤出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期间或之后可能发生的精神疾病,尽管此类反应很少报告。
当考虑对自身或其一级亲属中已有或既往患有严重情感障碍的患者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时,需要特别小心。上述疾病包括抑郁或躁狂抑郁症和既往的糖皮质激素精神病。
17.在治疗肌腱炎或腱鞘炎等疾病时,向肌腱鞘和肌腱间隙注射应谨慎,因为有肌腱断裂的病例报告。
18.当考虑在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中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时需要特别小心和严密监测: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肠吻合术后、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良、癫痫、偏头痛、重症肌无力、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情感障碍现病史或既往病史(尤其是既往有糖皮质激素精神病史)、结核病史、青光眼(或青光眼家族史)、既往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肌病、偏头痛、某些寄生虫感染尤其是阿米巴病、糖皮质激素长期给药加速骨骺闭合,从而导致身高生长受限、库欣综合征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妇女使用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应权衡利弊使用。哺乳期妇女接受大剂量给药,则不应哺乳,防止药物经乳汁排泄,造成婴儿生长抑制、肾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小儿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须十分慎重,用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时,应使用短效或中效制剂,避免使用长效地塞米松制剂。并观察颅内压的变化。
【老年用药】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可能与老年人更严重的后果相关,尤其是骨质疏松症,高血压,低钾血症,糖尿病,易感染和皮肤变薄。需要密切的临床监督以避免危及生命的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1.肝药酶诱导药物如巴比妥类、利福平、利福布汀、卡马西平、苯妥英、扑米酮和氨鲁米特、麻黄碱、可促进糖皮质激素的代谢,同时服用可能需要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剂量。
2.地塞米松是CYP3A4的中度诱导剂。地塞米松与CYP3A4代谢的其他药物(例如茚地那韦,红霉素)共同给药可增加其清除率,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与CYP3A抑制剂(包括含有可比司他的产品)共同治疗预计会增加全身副作用的风险。应该避免这种组合,除非益处超过全身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监测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3.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香豆素抗凝剂(如华法林)可增加或减弱抗凝作用,因此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4.糖皮质激素与乙酰唑胺、髓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和甘珀酸钠合用,可加重低钾血症。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有增加与低钾血症有关的心律失常或洋地黄中毒的可能。同时使用上述药品,应密切监测血钾浓度。
5.糖皮质激素可减弱降血压药和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应酌情调整剂量。
6.糖皮质激素与非甾体抗炎药同时使用可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
7.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类药物的肾清除率,合并使用时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水杨酸中毒。对于凝血酶原过少的患者,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合并使用时应慎重。
8.糖皮质激素可拮抗重症肌无力中抗胆碱酯酶的作用。
【药物过量】 可引起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或加重不良反应。
【药理毒理】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
(1)抗炎作用:本品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
(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噬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本品还降低免疫复核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份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药代动力学】 据国外文献报道:
吸收
给予注射用地塞米松溶液后,地塞米松磷酸钠迅速水解成地塞米松。静脉注射20mg地塞米松后,5分钟内可达到血浆峰浓度。
分布
地塞米松主要与血浆蛋白的白蛋白结合(高达77%)。肝脏、肾脏和肾上腺对地塞米松的摄取量很高。
生物转化和消除
在肝脏中代谢缓慢,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大部分是未结合的类固醇。血浆半衰期为3.5-4.5小时,但由于本品的效果比类固醇的有效血浆浓度更长,因此血浆半衰期几乎没有相关性,并且生物半衰期的使用更为适用。地塞米松的生物半衰期为36-54小时;因此,地塞米松尤其适用于需要连续糖皮质激素作用的病症。
【贮藏】 遮光,密闭,不超过25℃保存。不可冷冻。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18个月
【执行标准】 暂无权限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
数据更新时间:2025-07-1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