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01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企业版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高级检索,历史版本查阅,PDF图文对照,点击体验!

维A酸乳膏

核准日期: 2009-06-22
修改日期: 2012-12-24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维A酸乳膏
英文名称: Tretinoin Cream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维A酸。
化学名称:(13E)-3,7-二甲基-9-(2,6,6三甲基环己烯基)-2,4,6,8-壬四烯酸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0H28O2
分子量:300.44
【性状】 本品类白色至微黄色的乳膏。
【适应症】
寻常痤疮、特别是黑头粉刺皮损,老年性、日光性或药物性皮肤萎缩,鱼鳞病及各种角化异常及色素过度沉着性皮肤病、银屑病。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外用。寻常痤疮:每晚1次,于睡前将药轻轻涂于患处。银屑病、鱼鳞病等皮疹位于遮盖部位的可一日1~3次或遵医嘱。用毕应洗手。
【不良反应】
外用。本品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灼感、红斑及脱屑,可能使皮损更明显,但同时表明药物正在起作用,不是病情的加重。皮肤多半可适应及耐受,刺激现象可逐步消失。若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间歇用药,或暂停用药。
【禁忌】
妊娠起初3个月内妇女禁用。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应远离眼部。
2.不宜使用于皮肤皱褶部位。
3.用药期间勿用其它可导致皮肤刺激及破损的药物、化妆品或清洁剂,以免加重皮肤反应、导致药物吸收增加及引起系统不良反应。
4.日光可加重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导致维A酸分解,动物实验提示维A酸可增强紫外线致癌能力,因此本品最宜在晚间及睡前应用,治疗过程应避免日晒,或采用遮光措施。
5.本品不宜大面积应用,日用量不应超过20g。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虽然不尚无证据人皮肤外用维A酸导致畸胎,但育龄妇女用药期间不宜受孕。哺乳期间暂停用药,以免婴儿经口摄入本制剂。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都是维A酸作用重要的靶细胞。
维A酸显著的药理活性之一是诱导表皮增生,使颗粒层和棘细胞层增厚,可能是维A酸对表皮细胞的直接作用,也可能是通过调节表皮生长因子的丝裂原作用,受作用的表皮细胞可见到DNA合成和丝分裂指数增加。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表皮细胞分化后期通过影响K1、K10角蛋白酶解,影响丝聚蛋白原至丝聚蛋白过程及交联包膜形成促进表皮颗粒层细胞向角质层分化。维A酸可显著抑制实验性粉刺生成,通过调节毛囊皮脂腺上皮角化异常过程去除角质栓,从而起到防止及消除粉刺皮损作用。
维A酸可影响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其作用是多位点的,对酪氨酸羟化酶、多巴氧化酶及二羟基吲哚氧化酶等三型催化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黑色素形成、减轻皮肤色素沉着。维A酸对正常人黑色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成分都无影响。
当皮肤发生生理性老化或受药物、紫外线辐射及创伤伤害时,维A酸可纠正或预防有害因素对真皮结缔组织生化成分及形态结构引起的异常,刺激皮肤细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在真皮上部加速形成新的结缔组织带,并可提高伤口部位的张力强度。维A酸对正常皮肤胶原合成无影响。
此外:维A酸对白细胞趋化有抑制活性,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全反式维A酸对皮脂腺及其分泌无直接影响。
毒理研究
口服维A酸对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地鼠、兔、猴等)和人都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皮肤局部外用维A酸对处于胚胎敏感期的小鼠、大鼠、地鼠、兔母体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并可引起母体系统毒性。但迄今回顾性资料未发现人皮肤局部用药后引起畸胎。
维A酸对皮肤有刺激性。上述实验动物的皮肤反应较人反应显著为重,可随药物浓度和给药次数引起不同程度皮肤刺激性炎症、红肿、糜烂,削弱角质层屏障,使药物吸收增加,引起系统毒性。人皮肤外用虽有刺激性但并没有上述严重反应。可能由于动物和人的皮肤结构差异及对维A酸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所以有关动物维A酸局部给药的安全性资料及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预测意义应慎重评估。
【药代动力学】
国外对7例健康志愿者单次应用0.05%浓度的维甲酸乳膏的透皮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维甲酸的吸收量与和多次应用(每天一次,连用28天)的相同,均小于2%,并且多次使用后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内维甲酸浓度在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暂无权限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
数据更新时间:2025-04-1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