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性质:40%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刺激气味。
密度:1.117g/cm3
熔点:-28--23℃
蒸汽压:70.6mmHg at 25°C
沸点:85°C at 760 mmHg
CAS号 | 107-20-0 |
中文别名 | 氯乙醛,30%; 一氯代乙醛; 一氯乙醛; 氯乙醛 50%水合物; 去水乙缩氯醛; 2-氯乙醛 |
英文别名 | 2-Chloro-1-ethanal; 2-chloro-1-ethanal[qr]; 2-Chloroacetaldehyde; 2-chloroacetaldehyde[qr]; 2-Chloroethanal; Acetaldehyde,chloro-; acetaldehyde,chloro-[qr]; aldehyde,chloro- |
分子量 | 78.5 |
分子式 | C2H3ClO |
EINECS编号 | 203-472-8 |
【用途一】用于有机合成,制取磺胺噻唑及杀菌剂等
【用途二】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如制备磺胺噻唑以及杀菌剂等。还用于使树干易脱皮。
【方法一】由氯乙烯在水中氯化而得。先向氯化反应塔加水,在40-45℃通入氯和氯乙烯反应6-7h,氯乙醛含量达9-10%时反应结束,分离副产物三氯乙烷后即为成品。商品氯乙醛为30%,40%或50%水溶液。
【上游原料】三氯乙烷
【下游产品】异补骨脂素-->N-苯基-N-1,2,3-噻二唑-5-脲-->2-氨基噻唑-->5-氨基-1,2,3-噻二唑-->5-溴-4-氯-2-甲硫-7H-吡咯[2,3-D]嘧啶-->氨基乙醛缩二乙醇-->2-氨基-2-噻唑啉盐酸盐-->2-异丁基噻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吸入有极高毒性。
引起灼伤。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