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呼吸系统用药 |
---|---|
药物小类 | 呼吸系统感染用药 |
药物名称 | 阿昔洛韦 |
英文名 | Aciclovir |
适应症 | 适用于病毒感染。 |
用法用量 | 成人常用量一次0.2g,一日5次,共10日;或一次0.4g,一日3次,共5日;反复性感染一次0.2g,一日5次,共5日。复发性感染的慢性抑制疗法,一次0.2g,一日3次,共6月,必要时剂量可加至一日5次,一次0.2g,共6~12个月。带状泡疹:成人常用量一日0.8g,一日5次,共7~10日。肾功能不全的成人患者应调整剂量。 |
药理学 | 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本品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腺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性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1.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2.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本品对病毒有特殊的亲和力,但对哺乳动物宿主细胞细胞毒性低。体外细胞转化测定有致癌报道,但无染色体改变的依据。本品的致癌与致突变作用尚不明确。大剂量注射可致动物睾丸萎缩和精子数减少,药物能通过胎盘,动物实验证实对胎盘无影响。 |
药动学 | 口服吸收差,约15%~30%由胃肠道吸收。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能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与体液中,包括脑、肾、肺、肝、小肠、肌肉、脾、乳汁、子宫、阴道黏膜与分泌物、脑脊液及疱疹液。在肾、肝、小肠中浓度高,脑脊液中的浓度约为血中浓度的一半。药物可通过胎盘。每4小时口服200mg和400mg,5天后的血药峰浓度分别为0.6mg/L和1.2mg/L。本品蛋白结合率9%~33%。在肝内代谢,主要代谢物占给药量的9%~14%,经尿排泄。血消除半衰期约2.5小时。肌酐清除率50~80ml/min和15~50ml/min时,血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0小时和3.5小时。无尿者的血消除半衰期长达19.5小时,血液透析时降为5.7小时。本品主要经肾由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而排泄,约14%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血液透析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腹膜透析清除量很少。 |
不良反应 |
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减少、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程给药偶见痤疮、失眠、月经紊乱。 |
呼吸系统用药阿昔洛韦(Aciclovir)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