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消化系统用药 |
---|---|
药物小类 | 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用药 |
药物名称 | 埃索美拉唑-消化系统用药 |
适应症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消化性溃疡病, 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与抗生素三联用药根除Hp。 |
用法用量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一日 40mg,连服4~8周;治愈后一日20mg维持治疗防止复发。如只有症状而 无炎症发生,则一日20mg,症状解除后可按需服药,一日20mg。消化性溃 疡病: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长期缓解的基础,对十二指肠溃疡, 20mg,与两种抗生素合用,多为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 疗程7天,对于活动期溃疡病患者,通常再予以单药治疗,以确保症状缓解 和溃疡愈合。4周后溃疡的愈合率90%。在缓解上腹部疼痛方面与奥美拉 唑同样有效。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推荐的起始剂量为一日40mg,然 后,剂量应个体化调整,根据临床表现确定疗程。与抗生素三联用药根除 Hp。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 天,根除率达89%。 |
药理学 |
同奥美拉唑一样,埃索美拉唑到达壁细胞后,在分泌小管 的酸性环境中转化为有活性的抑制剂次磺酰胺,结合到质子泵,表现出高度 选择性的酸抑制效应。重复给药后抑制效应增加,这与在治疗早期次磺酰 胺和质子泵结合的时间过长可以产生累计效应有关,其中一些质子泵在给 予下一个剂量时已经被抑制。 |
药动学 |
本药口服后经小肠迅速吸收进入血液,经过肝脏首过代谢 后,大部分被浓集于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高酸环境中,与H+结合,形成有 活性的物质——次磺酰胺,埃索美拉唑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是1~2小 时。埃索美拉唑的药代动力学具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关系。单次用药的整 体生物利用度为64%,重复给药后可达89%。在健康个体平稳状态下其分 布容积为0. 22L/kg,蛋白结合率为97%。单次给药40mg后血浆消除半衰 期为0.8小时,每天重复给药时为1.2小时,总血浆清除率在单次给药后约 为17L/h,重复给药时为9L/h,两次给药间药物清除完全,无浓度积蓄现 象。尿中检测到的原药浓度小于1%,口服后80%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 排出,其余由粪便中排出。埃索美拉唑代谢后血浆中砜代谢物的水平较高, 而右旋异构体代谢后羟基代谢物的水平较高。与右旋异构体几乎全由 CYP2C19代谢不同,埃索美拉唑在人体肝脏内的代谢主要是通过 CYP3A4,少部分通过CYP2C19,结果导致埃索美拉唑比右旋异构体和奥美 拉唑有更低的体内清除率。 研究显示,埃索美拉唑在肝脏中的首过代谢减少,导致有更多的埃索美 拉唑滞留于血循环中,使到达质子泵的药物量更多,因而具有更高的血药浓 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局部药物浓度更高,因而疗效更好。 |
相互作用 |
对于那些吸收过程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在埃索美拉 唑治疗期间,由于胃酸下降,可增加或减少这些药物的吸收。与使用其他泌 酸抑制剂或抗酸药一样,埃索美拉唑可延缓经肝脏氧化代谢药物在体内的 消除,如地西泮、苯妥英钠、华法林、硝苯地平、酮康唑。当本药与上述药物一起使用时,应酌减后者的用量。 |
不良反应 |
偶见头痛、腹泻、便秘、腹痛、腹胀,血清转氨 酶升高,可有嗜睡、失眠和眩晕,罕见皮疹。 |
注意事项 |
禁忌证:已知的对埃索美拉唑、其他苯丙咪唑类化合物或 该药物的任何其他成分过敏者。孕期、哺乳期用药:虽然动物试验表明本药 无胎儿毒性或致畸作用,但对孕期妇女一般不用,哺乳期妇女慎用。老年 人、小儿用药:老年人用药前要进行胃镜检查,确认为良性溃疡后方可应用, 另外,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病,有一部分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应用时 应注意时间,以免患者用药时间过长,而导致胃酸极度低下,易发生细菌繁 殖,生成亚硝胺类物质,引起肿瘤。现在尚没有小儿用药的经验。肝肾功能 不良者用药: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每日用量不超过20mg。用药过量处理:目前尚无用药过量的资料。 |
疗效评价 |
在人体实验中,分别给志愿者服用埃索美拉唑、消旋奥美 拉唑和右旋体,观察7天。结果显示,埃索美拉唑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 面积(AUC)最大,对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也最强。研究表明CYP2C19强代 谢者体内埃索美拉唑的血药浓度高于奥美拉唑和右旋体,而在弱代谢者体 内则略低于两者,但总体而言,埃索美拉唑无论在哪种代谢者体内个体变异 值都很小,因此其疗效具有很好的可预测性。健康志愿者应用埃索美拉唑 后,1~5.5小时即可将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酸分泌量从33. 9mmol/h减少 到5. 4mmol/h,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的9.5mmol/h(P<O. 001),表明埃索 美拉唑在减少刺激性酸分泌方面优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80mg静脉推 注+8mg/h持续静脉滴注较其他用法可使胃内pH值>6(12.6小时)及 pH值>4(21.5小时)的时间最长,pH值>4的时间段与相同剂量及用法 的奥美拉唑组相似。另有研究表明,健康志愿者服用埃索美拉唑一日40mg 第5天时24小时内pH>4的时间比服用雷贝拉唑一日20mg者长3.8小 时。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发现,Hp阳性活动性DU病人接受以埃索美拉 唑或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洽疗1周后,分别继以安慰剂或奥美拉唑 口服3周,第四周及第八周的溃疡愈合率相似,Hp根除率也相似,均能很 好耐受,证明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1周的方案既能根除Hp,又能很好地使 溃疡愈合。有研究比较了以两种剂量的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标准剂量为 基础的三联一周疗法根除Hp的效果,发现每天2次40mg埃索美拉唑组 疗效明显高于每天1次40mg埃索美拉唑及每天2次奥美拉唑,但副作用 也有增加。在控制胃内pH值方面,埃索美拉唑一日20mg优于兰索拉唑一 日15mg,在服药第5天,埃索美拉唑一日40mg控制24小时胃内pH>4的 时间比兰索拉唑一日30mg长3小时。埃索美拉唑使GERD患者24小时 胃内pH>4的时间比泮托拉唑长5个小时,pH>3的时间长4个小时。一 项研究分别比较了埃索美拉唑40mg与兰索拉唑30mg、奥美拉唑20mg、泮 托拉唑40mg以及雷贝拉唑20mg对于GERD病人胃酸的抑制作用。结果 显示,埃索美拉唑组不论是在治疗的第1天,还是第5天,24小时胃内pH 值>4的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其他PPI,埃索美拉唑组有更高的24小时平均 胃内pH值,有更多的病人胃内pH值>4的时间≥12小时或16小时。证 实了埃索美拉唑40mg在GERD病人抑酸治疗中的优越性。研究显示 20mg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8周时糜烂性食管炎的愈合率相似,对于 胃灼热症状的控制率及耐受性也相似。有研究显示埃索美拉唑一日40mg 治疗4周及8周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一日20mg 组。另有研究比较了埃索美拉唑(一日40mg)与奥美拉唑(一日20mg)治疗 8周时糜烂性食管炎的总愈合率相当,而在中重度食管炎的愈合率4周及8 周时埃索美拉唑组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60. 8% vs 47. 9%,P=0.02和 88. 4% vs 77. 5%,P=0. 007),但在轻度食管炎病人中则无差别。一项大 样本量(5 241例)的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服用埃索美拉唑一日 40mg治疗8周时的愈合率明显好于兰索拉唑一日30mg(93% vs 89%. P=0.0001)。中国人群中的研究显示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溃疡性反流性 食管炎的愈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两组达到胃灼热症 状缓解的平均时间均是1天,第1天对于胃灼热症状的缓解率以及其他反 流症状的缓解率相似。表明埃索美拉唑对于治疗中国的EE病人至少与奥 美拉唑一样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