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妇产科合理用药 |
---|---|
药物小类 | 妊娠合并疾病用药 |
药物名称 | 利福平 |
英文名 | Rifampicin |
适应症 | 临床主要用于肺结核和其他结核病,也可用于麻风和对红霉素耐药的军团菌肺炎,还可与耐药酶青霉素或万古霉素联合治疗表皮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和心内膜炎,用于消除脑膜炎球菌或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咽部带菌症。也可用于厌氧菌感染、外用治疗沙眼及敏感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本品对各种类型的肺结核,包括初治和复治病例均有良好效果,但需与其他1~2种抗结核药合用,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株产生,缩短疗程,减少药量以及减轻不良反应。与异烟肼合用时最有效的初治药物,对复治者由于结核菌已对若干老一线药预先耐药,则常与乙胺丁醇合用。由于其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在尿中浓度较高,对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尤为适用。对氨苯砜敏感或耐药的麻风患者均有快速而显著的疗效,且对瘤型及边缘型麻风也有良好效果;还可用于治疗严重和经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细菌感染。 |
用法用量 |
结核病:口服,成人一日10mg/kg,一般为一日450~600mg;儿童一日10~20mg/kg;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顿服。 肺结核初治病例,利福平一日600mg与异烟肼一日300mg,3个月痰菌转阴率为92%,6个月后痰菌转阴,症状、痰量及空洞均明显好转。本品用于短程疗法(6~9月)尤为适宜。 妊娠合并结核应用常规剂量。 |
药理学 | 本品为广谱抗生物,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明显抗菌作用,高浓度时对衣原体与某些病毒也有作用。体内外实验均证明本品对结核杆菌与非典型的分枝杆菌及麻风分枝杆菌均有效。对多种结核杆菌的MIC为0.005~0.5μg/ml。其最低杀菌浓度约为MIC的4~16倍。利福平对繁殖期结核杆菌作用最强,但对静止期的结核杆菌也有杀菌作用,但所需浓度比繁殖期细菌约高10倍。利福平能透入细胞内,故对吞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也有杀灭作用,是全效杀菌药。本品能抑制分枝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从而抑制细菌RNA的合成。其作用的靶位在于RNA多聚酶的β亚基。 |
药动学 | 口服吸收可达90%~95%,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但食物与PAS能影响其吸收速度与吸收量。本品易渗入组织、体液(包括脑脊液)中。正常人口服600mg后,Tmax为2~4小时,Cmax为7~25μg/ml。口服常用剂量后,有效浓度约可维持6小时。分布容积约为1.6L/kg。在肝中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仍具有抗菌活性。体内药物多自胆汁中排泄,约1/3药物由尿排泄,尿中药物浓度可达治疗水平。血浆半衰期个体差异较大约为(3.5±0.8)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能迅速经胆汁排泄,但其中的原形药可经肠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药物经肝药酶代谢,主要代谢产物25-去乙酰基利福平,仍具有与母药相同的抗菌活性,但不易从肠道重吸收而从粪便排出。肝功能损害时,血药浓度可升高,半衰期也相应延长。肾功能不全时则未发现药物蓄积现象。本品对肝微粒药酶有诱导作用,反复用药后,药物代谢(包括首过效应)加强,约在2星期后,半衰期可缩短为2小时。 |
相互作用 |
1.四环素与利福平联用,对革兰阳性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抗菌作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凝药、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药、促皮质素、氨苯砜、洋地黄苷类、丙吡胺、奎尼丁等与利福平合用时,由于后者对肝微粒体酶活性的刺激作用,可使上述药物的药效减低,因此除地高辛和氨苯砜外,在用利福平前和治疗过程中上述药物需调整剂量。本品与香豆素或茚满二酮类合用时还应一日或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便调整剂量。 3.对氨基水杨酸盐利福平的吸收,导致利福平血药浓度减低。患者服用对氨基水杨酸和利福平时,两药之间至少相隔6小时。 4.异烟肼与利福平或咪康唑(静脉用)、酮康唑合用可增加肝毒性发生的危险,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损害者和异烟肼快乙酰化患者。此外异烟肼或利福平与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后两者血药浓度减低,故本品及异烟肼不宜与咪唑类合用。 5.利福平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应。 6.利福平可增加左甲状腺素在肝脏中的降解,因此两者合用时左甲状腺素剂量应增加。利福平亦可增加美沙酮、美西律在肝脏中的代谢,引起美沙酮撤药症状和美西律血药浓度减低,故合用时后两者需调整剂量。 7.丙磺舒可与利福平竞争被肝细胞的摄入,使利福平血药浓度增高并产生毒性反应。但该作用不稳定,故通常不宜加用丙磺舒以增高利福平的血药浓度。 8.与乙胺丁醇合用有加强视力损害的可能。 9.含鞣质的中药与利福平同服,可形成鞣酸盐沉淀物,不易被吸收,使利福平的作用减弱。含鞣质中药包括四季青片、感冒宁、复方千日红片、长风槐角片、紫金粉、舒痔丸、七厘散等。 10.含抗组胺剂药物不宜与利福平联用,以避免降低疗效。 11.利福平可增加环孢素A的清除率,降低其血药浓度,两药联用时需提高环孢素A常用量的3倍左右,方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12.卡那霉素、链霉素与利福平联用均能取得协同作用。 13.利福平可增加苯妥英钠在肝脏中的代谢,故二者合用时应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并调整用量。 |
不良反应 |
1 .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胃痛、腹胀等。 血液系统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增多等。在某些情况下尚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另外还有肝功能受损、脱发、头痛、倦怠、蛋白尿、血尿、肌病、心律失常、低血钙等反应。还可引起多种过敏反应,如药物热、皮疹、急性肾衰竭、胰腺炎、剥脱性皮炎和休克等。 |
注意事项 |
1.本药与其他利福霉素类药物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2.对本药及其他利福霉素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胆道阻塞者、妊娠早期禁用。 3.酒精中毒者、肝功能不全者、婴儿、妊娠中晚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疗效评价 | 利福平可穿过胎盘,虽然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的有害作用,孕妇用药仍应充分权衡利弊,目前认为患者有结核病的孕妇仍可接受包括本药在内的抗结核药联合治疗。对啮齿类动物的研究证实:一日给予利福平150~250mg/kg可引起腭裂和脊柱裂。利福平和其他药物合用时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利福平可由乳汁排泄,虽然在人类未证实有问题,但哺乳期妇女用药仍应权衡利弊。利福平在孕16周以后使用则更安全。 |
妇产科合理用药利福平(Rifampicin)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