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 |
---|---|
药物小类 |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的合理应用 |
药物名称 | 硫酸镁 |
英文名 | Magnesium sulfate |
适应症 |
用于低镁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尤其是急性低镁血症伴肌肉痉挛、 手足搐搦等症状。也用于全静脉内营养,预防镁缺乏。 |
用法用量 |
口服,轻度镁缺乏,一次1g,一日总量为2g;重度镁缺乏,一次0.03g /kg。 |
药理学 |
本品可因给药途径不同呈现不同的药理作用。 1.抗惊厥和肌肉痉挛作用:注射本品后,镁离子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减少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并降低运动神经元终板对乙酰 胆碱的敏感性,产生镇静、解除或降低横纹肌收缩作用,也能降低颅 内压,对子痫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品尚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动 作电位,使宫缩频率减少,强度减弱,故可用于治疗早产。 2.导泄作用:本品口服吸收少,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 有大量的水分,刺激肠蠕动而起导泄作用。 3.利胆作用:小剂量硫酸镁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胆总 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加强胆汁引流,促进胆囊排空,起利胆作 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注射给药,过量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外周血管 平滑肌及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此外,静脉用药能延长心脏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提高室颤阈值 ,并使心肌复 极 均匀,减少或消除折返激动,有利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控制。 5.消炎去肿:本品50%溶液外用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作用。 |
药动学 |
口服约有20%,1小时起效,作用持续1~4小时;静脉注射起效快 ,作用持续约30分钟;肌 内 注射后约20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4小时。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的有 效血镁浓度为2~3.5mmol/L,治疗早产的有效血镁浓度为2.1~2.9mm mol/L,个体差异较大。少量药物可通过胎盘,蛋白结合率为25%~30 %。肌 内 注射或静脉注射后主要经肾脏排泄,排泄速度与血镁浓度和肾小球滤 过率有关,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少量药物可分泌入 乳汁。 |
相互作用 |
1.本品与多克钙化醇(多舍骨化醇)合用易致高镁血症。 |
不良反应 |
1.导泄时服用浓度过高的溶液或用量过大,药物从组织内吸收大量水 分而导致脱水。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患者可出现麻痹性 肠梗阻,停药后好转。在大剂量灌肠时,血清镁会升高,可引起中枢 症状,如麻木、肌肉麻痹和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呼吸麻痹。 2.静脉注射硫酸镁常引起潮热、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脉注射时 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 症状可消失。静脉滴注过快也可引起血压下降、呼吸骤停。也有出现 暂时性肌腱反射消失、心悸、胸闷的报道。 3.部分孕妇用药后出现肺水肿。 4.罕见血钙降低,出现低钙血症。 |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