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01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药物大类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
药物小类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物名称 氯化钠
英文名 Sodium chloride
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糖尿病高
渗性昏迷;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各种原因所致的水中毒及严重的低
钠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治疗过程
中补充氯化钠;在大量出血而又无法进行输血时,可输入氯化钠注射
液以维持血容量进行急救;作为某些注射药物的溶剂和稀释剂;用于
产科的水囊引产;外用生理盐水冲服洗眼鼻、洗涤伤口等;暂时性缓
解眼部干涩症状;用于冷冻红细胞中甘油的洗脱。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剂量根据病情决定,一次500~1000ml。
(1)  高渗性失水:若患者存在休克,应先予氯化钠注射液,并酌
情补充胶体,待休克纠正,血钠大于155mmol/L,血浆渗透浓
度大于350mOsm/L时,可给予0.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
浆渗透浓度小于350mOsm/L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补
液总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所需补液量(L)={[血钠浓度(mmol/L)-142]/血钠浓度
(mmol/L)}×0.6×体重(kg)
一般第一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给予,并根据心肺肾功
能酌情调节。
(2)  等渗性失水:原则给予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
方氯化钠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浓度明显高于血浆,单独大
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将0.9%氯化钠注射剂和1.25%碳酸
氢钠或1.86%(1/6M)乳酸以7:3的比例配制后补给。后者氯
浓度为107mmol/L,并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给量可按体重
或血细胞比容计算。①按体重计算:补液量(L)=[体重下降
(kg)×142]/154;②按血细胞比容计算:补液量(L)=(实
际血细胞比容-正常血细胞比容)×体重(kg)×0.2/正常血细胞比容。正常血细胞比容男性为48%,女性42%。
(3)  低渗性失水:当血钠低于120mmol/L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时,可给予3%~5%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
时内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补钠量(mmol)
=[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  ×体重(kg)×0.2。待血
钠回升至120~125mmol/L以上时,可改用等渗溶液或在等渗
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
(4)  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1000ml,以后根
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
(5)  用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开始治疗时用0.45%氯化钠注
射液,以后可改用等渗液。
(6)  低钠血症:同低渗性失水。
(7)  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用于治疗过
程中补充氯化钠,一日约10g。
口服给药治疗高渗性失水、等渗性失水、低渗性失水、低氯性碱
中毒同静脉滴注。中暑:可在饮水中加食盐制成0.1%~1%的溶液,
或给予口服补液盐。 
药理学 氯化钠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钠与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
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
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
血清氯浓度为98~106mmol/L。人体中钠、氯离子主要通过下丘脑、
神经垂体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药动学 在胃肠道,钠通过黏膜细胞的主动转运,几乎全部被吸收。氯化钠静
脉注射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但主要存在于细胞外
液。钠离子均可被肾小球滤过并部分被肾小球重吸收。由肾脏随尿排
泄,仅少部从汗排出。 
数据更新时间:2025-08-07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氯化钠(Sodium chloride)临床用药信息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