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 |
---|---|
药物小类 | 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类药的合理应用 |
药物名称 | 硫酸亚铁 |
英文名 | Ferrous sulfate |
适应症 |
本品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药,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失血引起的铁 丢失过多(如月经过多、痔出血、钩虫病等),营养不良或铁吸收障 碍(如胃酸缺乏、慢性肠炎及腹泻等),以及儿童、婴儿期、妊娠妇 女需铁量增加而食物供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每次0.3~0.6g,每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每次5~10mg/k g,每日3次,饭后服用。1~2个月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贫血症状消 失后,需用小剂量铁剂继续治疗3~6个月,以补充体内贮存铁量。 |
药理学 |
无机二价铁盐为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硫酸亚铁(Fe 2 + )在血中被铜蓝蛋白氧化成Fe 3+ 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被运 送到体内各组织。通过转铁蛋白受体以胞饮作用的形式进入细胞内。 在线粒体上与原卟啉及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为红细 胞中主要携氧者。肌红蛋白系肌肉细胞贮存氧的部位,以助肌肉运动 时供氧需要。与三羧酸循环有关的大多数酶和因子均含铁,或仅在铁 存在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对缺铁患者积极补充铁剂后,除血红蛋白 合成加速外,与组织缺铁和含铁酶活性降低的有关症状如生长迟缓、 行为异常、体力不足、黏膜组织变化以及皮肤、指甲病变也能逐渐得 以纠正。 |
相互作用 |
1.稀盐酸可促进Fe 3+ 转化为Fe 2+ ,有助于铁剂吸收,对胃酸缺乏患者尤 为适用。 2.维生素C为还原性物质,可促进Fe 3+ 转化为Fe 2+ ,防止Fe 3+ 氧化,有 助于铁剂的吸收。 3.本品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含钙、磷酸盐类及含鞣质的药物或饮料 同用,易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4.四环素类药物与铁剂可形成络合物,因此口服四环素和口服硫酸亚 铁之间要相隔2~3小时。 5.与环丙沙星合用,两者的血药浓度峰值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均显 著下降。 |
不良反应 |
1.胃肠道黏膜刺激症状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灼烧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便秘、黑便 患者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增加胃肠蠕动,必要时 可用缓泻剂。 3.急性铁中毒 大剂量口服硫酸亚铁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坏死、腹 痛、腹泻,严重者出现昏迷、惊厥、休克甚至死亡,除采取抗休克等 对症措施外,可用特异性解救药去铁胺或喷替酸钙钠救治。 4.长期大剂量服用铁剂,可使铁沉着在组织器官及皮肤上,产生皮肤 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引起肝硬化、糖尿病及心力衰竭。 |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