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 |
---|---|
药物小类 | 糖尿病合理用药 |
药物名称 | 格列美脲 |
英文名 | Glimepiride |
适应症 | 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
用法用量 | 从小剂量开始应用。每日1次,每次根据血糖水平可服1mg、2mg、4mg,早餐前服用。 |
药理学 | 为新一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强,与磺脲类受体的65kDa亚单位相结合(传统磺脲类为140kDa),具有与受体快速结合、迅速解离、快速起效的特点,促胰岛素分泌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效应,促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格列苯脲相比,降血糖作用快而持久,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更快。 |
药动学 | 本品口服后98%迅速从胃肠道吸收,血浆半衰期为9小时。主要在肝内灭活,其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出,其余经胆汁于粪中排出。 |
相互作用 | 1.与抗凝血剂如双香豆素等同服,后者可抑制药物代谢酶,使本品代谢减慢,降血糖作用增强。此外,本品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可置换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双香豆素,从而使抗凝血作用增强。故两药应避免合用。2.与氯霉素合用,后者可抑制肝脏微粒体内药酶的活性,使本品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降血糖作用延长。3.与利福平合用,后者为强肝微粒体酶诱导剂,此酶加速本品的代谢,使其血浓度降低,降血糖作用减弱。4.与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磺胺药、丙磺舒等合用,后者能竞争性地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本品游离药物浓度上升,降血糖作用增强。5.与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高糖素、口服避孕药、苯妥英钠、碳酸锂、巴比妥类等药合用,后者能使血糖升高,降低本品的降血糖作用。6.与氯丙嗪合用,后者能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7.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后者能抑制本品促使胰岛素释放的作用,使降糖作用下降。8.芬氟拉明能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降低,与降糖药合用有相加作用。9.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能促使胰腺释放胰岛素,与本品合用时,本品能加强MAOI的作用。10.咪康唑、奎宁或奎尼丁有降血糖作用,与本品合用时应适当减少本品用量。11.本品能增强乙醇毒性,治疗期间宜戒酒。 |
不良反应 | 1.低血糖反应:本品作用缓和,很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但因本品经肝肾代谢,肝肾功能不良者用后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出现饥饿感、心悸、出虚汗、手抖、乏力等。应立即停用本品,进食或口服糖水,重者需静脉应用葡萄糖。2.胃肠道反应:较常出现的有食欲不振、上腹部烧灼感、恶心、腹泻等。可改为饭后服药,从小剂量开始加服抗酸药可使症状缓解。3.过敏反应:偶见皮疹、发热等。4.血细胞减少: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应停药对症处理。 |
注意事项 | 1.从每日1mg开始服用,效果不佳时可加至2mg,监测血糖,每日可用至4mg。2.因本品作用较强,轻症、老年患者应用时要注意应用剂量及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3.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疗效评价 | 为新一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强,药物维持时间长,有依赖葡萄糖浓度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具有持久、平稳的降血糖作用,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临床上选用长效制剂的常用药物。 |
内分泌代谢疾病合理用药格列美脲(Glimepiride)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