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抗感染疾病合理用药 |
---|---|
药物小类 | 抗病毒合理用药 |
药物名称 | 阿昔洛韦 |
英文名 | Aciclovir |
适应症 | 临床应用于防治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HSV-2的皮肤和粘膜感染,还可用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尚可用于治疗肝炎。 |
用法用量 | 成人:口服:每4小时200mg共用10天;静脉滴注,每8小时5mg/kg,连用7天。儿童,静脉滴注用量每8小时250mg/m2。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用药剂量:肌酐清除率>50ml/min者,每8小时5mg/kg;25-50mL/min者,每12小时5mg/kg;10-25ml/min者,每24小时5mg/kg;<10mL/min者,每24小时2.5mg/kg。 |
药理学 | 本品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干扰单纯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病毒DNA的复制。对细胞α-DNA聚合酶也有抑制作用,但程度较轻. |
药动学 | 口服吸收率低(约15%)。按5mg/kg和10mg/kg静脉滴注1小时后,平均Css分别为9.8mg/L和20.7mg、L,经7小时后谷浓度分别为0.7mg/L和2.3mg/L。1岁以上儿童按体表面积用量为250mg/m2者其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与成人按体重5mg/kg用量者相近,而用量为500mg/m2者与成人10mg/kg用量者相近。新生儿(3月龄以下)每8小时静脉滴注10mg/kg,每次滴注持续1小时,其稳态峰浓度位13.8mg/L,而谷浓度则为2.3mg/L。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50%。应用200mg剂量者平均Cmax为5.6mg/L,谷浓度为0.29mg/L。服用400mg者Cmax为1.2mg/L,谷浓度为0.62mg/L。大部分体内药物以原形自尿排泄,尿中尚有占总量14%的代谢物。部分药物随粪排出。正常人半衰期为2.5小时;肌酐廓清率每分钟15-50mL/1.73m2者为3.5小时,无尿者可延长至19.5小时。 |
相互作用 | 1. 并用丙磺舒可可使本品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体内药物量蓄积。2. 本品不可加入血浆或其他输液中。 |
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有一时性血清肌酐升高、皮疹、荨麻疹、尚有出汗、血尿、低血压、头痛、恶心等。静脉给药者可见静脉炎。 |
疗效评价 | 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用本品治疗带状疱疹,治疗组108例,口服一次200mg,白天服药5次,间隔3小时,连续5-7天;对照组36例,口服维生素B1片20mg,一日5次。结果两组142例疱疹病均获治愈,但从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阿昔洛韦明显优于对照组。 |
抗感染疾病合理用药阿昔洛韦(Aciclovir)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