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神经系统用药 |
---|---|
药物小类 | 疼痛合理用药 |
药物名称 | 布洛芬-抗炎镇痛药 |
英文名 | Ibuprofen |
适应症 |
(1) 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痛风。 (2) 轻至中度的疼痛如痛经。 (3) 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
用法用量 |
口服:抗风湿,每次200~400mg ,每日3 次。轻至中度的疼痛,每次200~400mg , 4~6 小时一次。成人一日最大量不超过2.4g。儿童口服: 每次5~10mg/kg,每日3 次。 |
药理学 |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达到作用。 |
药动学 |
口服易吸收,与食物同服吸收减慢,但吸收量不减少。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 。服药后血浆Tmax1. 2~2.1 小时。用药200mg时,Cmax为22~27μg/ml; 用量400mg时,为23~45μg/ml; 用量600吨时,为43~57μg/ml。半衰期1. 8~2 小时。本品在肝内代谢, 60%~90%经肾由尿排出, 100%于24 小时内排出,其中1%为原型物, 一部分随粪便排出。 |
相互作用 |
1.饮酒就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同用时,能增加胃肠道的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 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血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合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3. 与抗高血压药合用,影响降压效果。 |
不良反应 | 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等。 |
注意事项 |
1.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及血管水肿患者禁用。 2. 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出血性疾病,有消化道溃疡史患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3. 对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简体类抗炎药有过敏者,本品有交叉过敏反应。 4. 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象。 |
疗效评价 |
本品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好。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剌激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 |
神经系统用药布洛芬-抗炎镇痛药(Ibuprofen)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