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神经系统用药 |
---|---|
药物小类 | 脑血管疾病用药 |
药物名称 | 氨甲苯酸 |
适应症 |
(1)纤溶亢进所致各种出血症,如肺、肝、膜、前列腺、用状腺、肾上腺等手术的异常出血、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期、后期(应与抗凝血药合并应用)。 (3) 尚可用于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
用法用量 |
(1)静注、静滴:一次0.25~0.5g,一日1~2 次,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注或静滴;儿童一次0.1g,一日2~3 次。 (2) 口服:一次0. 25~0. 5g ,一日3~4 次。最大量一日2g,小儿酌减, 5 岁以上一次0.125-~0.25g ,一日2~3次。 |
药理学 | 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作用机制与氨基己酸相同,但作用较之强4~5 倍,毒性低,不易生成血栓,适用于纤维蛋白程所致的出血。 |
药动学 |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70%,经肾排泄,半衰期为60分钟。体内分布依次为肾>肝>心>脾>肺>血等。Tmax为3 小时,有效浓度可维持24 小时。静注有效浓度可维持3~5 小时。 |
不良反应 |
本品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食欲缺乏、嗜睡等,停药可消失。用量过大可促进血栓形成,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疗效评价 | 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显著,但对癌症出血以及创伤出血无止血作用。 |
神经系统用药氨甲苯酸()临床用药信息
扩展信息